现代医学

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守护几代人的健康,填

来源:现代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26日 08:37:33
 

同时,大批会接生的赤脚医生被培养出来,并狠抓“新法接生”,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婴儿死亡率由千分之二百左右,到1981年降低到千分之三十四点七,下降了千分之一百六十五点三;人均期望寿命也由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9岁,增长了32.9岁。”由于新法接生质量的提高,新生儿患破伤风的比率也大幅度下降。

赤脚医生虽然有技术不高甚至导致疾病无法治愈和传染病蔓延的问题,但是总的来说,这一模式以低廉的花费普及了基本医疗和基本卫生的理念,使得普通的疾病得到了最基本的治疗,也使得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医药进入中国农村的千家万户,确实是一种极其伟大的行动,世界卫生组织至今仍然在贫困地区推行这一模式。

当然赤脚医生由于本身的文化、学历和水平较低,导致了无数的误诊甚至是医患纠纷,但是,在当时落后的中国没有另外一种医疗制度更能适应农村的国情。尤其是,在赤脚医生中产生了一大部分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潜心钻研医学知识,从中医到西医,经过自学成为优秀的医生。他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各种疾病,就地取材,更适应农村的现实,成为农村地区十里八乡的名医。他们的治疗成本低廉,效果较好,符合广大农村地区的现状。

与此同时,适龄儿童的免疫接种也推广开来,赤脚医生们既解决了乡村的看病难题,又解决了中国农村适龄少年儿童的疫苗接种问题。困扰中国儿童数千年的众多疾病,在接种疫苗后消失了。更重要的是,现代医学和现代卫生知识在乡村地区普及开来。

国外各个国家对赤脚医生的研究,大多对这一模式推崇备至。中国的三级医疗体系受到了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这在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中是不多见和极少有的。

该书图文并茂,是一个全科的医疗和医药用药的宝典,从常见的咳嗽、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从灭蚊、灭蝇的防病知识到核武的防护;从针灸、草药到常用西药,无所不有。有着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的原则。

1965年8月,卫生部邀请了一批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座谈,这些来自于乡村的医生从实践中体会到:在农村,伤风感冒、高烧不退和沙眼、肠道疾病、脓肿和小外伤等容易预防治疗的常见疾病,占到发病率的80%以上,真正的急重病症并不多,农民迫切需要简便、有效、不误工、少花钱等简易治疗方法替他们治病。

笔者所在的村庄,直到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父母的同辈中仍然有很多的兄弟姐妹死于高烧不退这种普通的感冒发烧。人们缺乏最基本的医疗知识,认为发烧了只要盖上被子出阵汗就好了,身边也没有医生,也不知道医院在哪里,依然延续着几千年的传统。

《赤脚医生手册》一书的发行量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仅次于《毛选》。很多家庭每户一本,把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为孩子和老人的保健上。《赤脚医生手册》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的版本介绍到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1965年6月,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向伟人汇报工作,在报告中他向伟人汇报:中国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只有10%在农村。广大的农村没有医务人员服务的现状让伟人震怒:“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摆在当时卫生部面前的最大难题是如何为广大的农民服务,让现代医学和医疗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同时,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

1969年上海市的医学院校组织几百名专家出版了《赤脚医生手册》一书,该书并没有高深的医学知识,从最基本的各种疾病开始介绍,讲授最基本的疾病特征和治疗手段以及常见的药物,并附上中医中药治疗的药方,甚至是如何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达到减轻症状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完全从使用和可操作性入手,被称为只要识字就能读懂的书。

一场为中国农村培养医生的运动开始了,最早的赤脚医生培训出现在上海市。1965年夏,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开始办医学速成培训班,学期4个月,绝大部分学员都是贫下中农子弟,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学员学成后,便回各村庄生产队当卫生员。学的是一般的医学常识、简单的包扎和对常见病的简单治疗方法。

在六七十年代,参考赤脚医生的做法,乡村的为动物和牲畜看病的兽医也大量培养了出来,解决了牲畜生病看病问题。

几千年来,中国广大的农民治疗疾病依靠的是为数不多的中医,传统中医大夫分散在乡村各地成为中国农民健康的守护神。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新药的出现,疫苗的接种,传染病的防治,现代医学对常见疾病的治疗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势。尤其是抗生素等现代医药的发明和推广使用,使得无数在过去中医束手无策的恶疾成为可治愈的疾病。